
香港IPO市场2025年首季强势反弹 集资额激增
这一表现得益于大型新股上市活跃,期内共完成15宗IPO,其中6宗集资额超过10亿港元,推动平均交易规模同比飙升193%。 市场分析指出,高科技企业及“A+H”上市模式将成为全年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
全球IPO市场稳中有升,香港位列第四
全球资本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韧性,共完成283宗IPO,集资282亿美元,集资额同比增长4%。 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占据主导地位,贡献全球30%的集资额; 东京证券交易所因完成其近6年最大规模IPO跻身第三; 香港股票交易所则以177亿港元(约22.6亿美元)的集资额位列第四。
科技与消费板块领跑,市场流动性改善
尽管贸易关税与利率方面的不确定性仍在,人工智能热潮持续吸引全球资本。 香港市场亦受益于此,尤其是DeepSeek的崛起,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内地高增长行业的兴趣,并推动内地科技企业的估值及市场整体的流动性。
然而,第一季度香港前五大IPO中,消费行业占据三席,其中最大一宗为内地最大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的上市,超1.8万亿港元的认购金额,直接创造了港股市场新股认购新纪录。
与此同时,“A+H”上市模式逐渐成为趋势。 目前香港IPO申请队列增至120家企业,较2024年底的86家显著增长,其中约25%为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。 分析认为,两地上市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,还可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。
政策支持与监管优化助力市场复苏
香港政府及监管机构近期推出一系列措施,进一步启动IPO市场,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 在2025-26《财政预算案》中,港府提出优化上市审批流程、扩大海外交易所认可范围,并设立科企专线,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定制化上市服务。 此外,港交所正研究优化IPO定价机制,以增强“A+H”企业的资本管理灵活性。
市场观察指出,随着投资者信心回升及AI、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发展,更多内地高增长企业可能通过香港特专科技通道上市。 叠加“A+H”模式持续升温,2025年香港IPO市场有望延续强劲表现。